笔下文学网 > 都市 > 凭阑记 > 第三十四回(下)

第三十四回(下)(1 / 2)

第三十四回(下)

【夙相知携手赏寒梅】

却说冬至后,府里又进了六个小丫头。上房因去了荷花海棠,把原来外间伺候的瑞香和佳惠叫到里间,新来的两个,一个取名石榴,一个叫做芙蓉,补外间的缺。大房也添了两个,一个给菱歌使,取名秀春,一个到兰芝房里,叫做芳春。另给蒋铭和允中屋里各添了一个,分别叫做佩儿、翠墨。

这几个都是十二三岁年纪,不大知事的,由各人房里大丫头教导如何服侍,教做针线活计,也教识几个字。没几天,上上下下都熟悉了,叽叽喳喳,内院里一时热闹了许多。

冬腊期间事务繁忙。蒋钰和蒋铭自去外头忙碌。家事都归兰芝这边打理,因菱歌初次有孕,看的要紧,就不叫她再管事,只安心养胎。蒋家的规矩,妇人怀孕之后,须择清净室内居住,不侧坐,不偃卧,不视恶色,不听淫声,常诵诗书、玩金玉…如此这般胎教,生出来的孩子才会聪慧端正。故而兰芝少了臂膀,便请蒋锦帮忙料理。

独允中是个闲人,每天或是到上房陪白氏说话,或是看书写字,或是跟丫头们闲聊玩耍。他为人和气,丫头小厮都不怕他,只畏着蒋铭,不敢十分放肆。

转眼到了春节。万户曈曈日,新桃换旧符。蒋府亦是喜气洋洋,年三十祭家庙,晚间守岁,初一早上,阖府依照次序给老爷太太拜年,兄弟姊妹按大小依次行礼,烧锅巷的家人们也分批过来拜,一拨去了一拨又来,整闹了大半日。接下来各人忙着待客拜客,没个歇时。

不觉到了破五,傍晚下起雪来。廊下挂的灯笼都点亮了,晕红灯光映着飘飘洒洒的雪花,又喜兴,又清雅。蒋毅立在门前看雪,心情甚为喜悦,说道:“这雪来的好,明日正好到虞先生那里看雪里红梅。”

次日早上空中还飘雪花。父子三人,带着宝砚、宝泉两个小厮,乘马车往乡下而来,雪地里走的慢,直到日酉时分,才到了老宅。

蒋家老宅一直是蒋铭的乳母李妈妈一家看守着。李劲的父亲早年没了,李妈妈跟着女儿女婿过活,女婿名叫陈文,是陈安本家侄儿。李劲年前同蒋钰一道过来办事,没回金陵,跟他娘和姐姐姐夫一块过的年。

李妈妈入冬之后,关节痛发的厉害,行走拄着拐杖,做不得活儿。便从村上叫了两个媳妇子帮忙,把年前备下的鹅鸭鱼肉等物收拾了,置办出两桌丰盛席面。

早知老爷少爷们要来,门下众人都来候着拜会。待父子一行到了,免不了纷纷行礼拜见,互道问候。蒋毅留下四五个年长相熟的饮酒闲谈,余人散讫。

第二天清早吃毕了饭,父子三人乘车,陈文李劲另套一辆骡车,带上各色祭供,香烛纸马,洒扫用具,并叫了两个乡人跟着,一众往祖茔而来。

到茔地洒扫雪尘,奠酒祭拜,如此这般,不消细表。

祭扫毕了下山,又乘车子往虞先生在的村里去。这边雪下得不大,地上只薄薄的一层,但山路难行,约莫走了一个时辰才到了。

远远就见先生立在村头了望,身边跟着一个童儿。

蒋铭和允中下来步行,到得近前,蒋毅伸手,拉虞先生上了车。兄弟俩与童儿跟着,来至村院。

到门口下车,两老携手走进院子。众人只觉眼前豁然一亮,一阵清香扑鼻而来,沁人心脾。只见庭中几树梅花尽皆开了,老树虬枝,逸趣横生,红梅衬着残雪,分外精神。

蒋毅笑道:“刚我还跟他俩说呢,先生这里,正是‘怪来诗思清人骨,门对寒流雪满山’,如今这景色,还要加一句‘雪点寒梅小苑春’了!先生端的雅人深致,就你庭中这几支梅花,也比我家开的多三分清韵。”

虞先生笑道:“弘之兄可是谬赞了!梅花得暖才开,冒雪而开,实无奈也!只因乡下地方寒窘,不及城里气息融合,所以花开清冽,到你这儿,反成多出来的清韵了!”

蒋毅摇头笑道:“先生差矣!梅花喜暖,我岂有不知的?然冒雪而不败,才显高标逸韵,此好比‘君子固穷’,先生说,我这话是也不是?”

虞先生呵呵大笑:“弘之兄当真会夸人!我索性就说是了!只可惜,这会儿雪都化了,若是昨日你来,雪挂梅枝,更是有趣的紧……”

说着话,进了明间。二人叙礼相见,蒋铭和允中都拜见了,跟从人等也都过来行礼。拜毕了,童儿奉上茶来。陈文等人把车上带的年礼并攒盒等物擡进屋里,告辞回去了。

虞先生道:“弘之,咱们到里间叙话,把外间让给几个后生坐吧。”

原来先生住着三间房子,一明两暗,一样的间量。明间是客坐,东间做了卧房,西屋里摆了几排桌案椅凳,是平日用来训蒙的地方。

这虞先生单名一个显字,字慎卿,比蒋毅大几岁,原有个老妻,数年前亡故了。他本是太祖开宝七年殿试第二名榜眼,在翰林院做过中书舍人。太祖崩逝不久,他辞官不做,只在江湖上飘零。蒋毅回乡后,四处寻访,费尽周折找着他,请来教儿子们读书。

虞慎华在蒋家一住就是七八年。后来蒋铭允中都大了,要走,蒋毅一力挽留。先生道:“孩子们如今尽可以自授了,况且还有你教导。难不成教了几年书,叫你家供养我一辈子么?”

蒋毅道:“先生说的见外话!当初咱二人倾盖如故,这么多年相交,倾心吐胆,先生乃是我平生第一知己。我的儿子就如你的儿子一般,你我之间,岂是世俗人情忖量的?若你另有家人骨肉悬望,我也就不留你了,实在又没有。你在我这里,难道不比去别处自在?”

虞先生见他意诚,便说:“既是这样,府里我住不惯的。不如让我到乡下去,一者我爱那一方山水乡情,二者村里清净,我也好做些读书人的事,你闲了便来会我,孩子们时常来看看,我也欢喜。”

自此,虞先生就在乡里居住,又不肯住在蒋府老宅,只捡了个村舍住着,办成个学馆,附近农家子弟都来读书识字,此外时光研注五经。一应柴米用度都是蒋府供给,派个小厮服侍。平时雇了村里一户家人媳妇过来洗衣做饭,若是农忙没空,虞先生就叫童儿凑合将就,自己有时也下厨煮粥,以此为乐。

知道蒋毅今天要来,早在厨下收拾了汤水,备了饭菜。

当下将桌椅移到里间,二老坐在上首,兄弟俩打横。李劲把带的攒盒打开,现成的肥鹅烧鸭,熟肉火腿,细巧蒸酥,俱都拿到灶上热过,端来摆在桌上。

最新小说: 快穿之驱逐入侵者 幼崽真少爷回到顶级豪门后 带着夫郎靠收租暴富了[种田] 大猫是如何养成的 入殓师[无限] [重生]太子殿下的掌中娇 [无限]只要钱到位 这位总裁,财神爷不想保佑你 被装O大佬欺骗的那些年 穿成寒门贵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