91-93(1 / 2)

91-93

苏平在府城买了年货,回去后给各家的管事,还有手下的官吏每人分了一份。

这次他运气好,没碰到曲大人,听说曲大人走了关系调走了,虽然还是县令,不过这次不管是位置还是面积都比这边要大许多,经济也更繁荣,是整个朝廷名列前茅的县城。

好在一道来的,还有杜大人和李大人,胡通判知道他来了,特意带着自家大闺女儿小儿子一并过来了。

胡通判将儿子拉到跟前,拍着儿子的肩道:“这位便是我经常在家跟你们提起的小苏大人,别看他年纪不大,可是文武全才。”

苏平差点当众捂脸。

神特么文武全才,他就是一个小秀才。

不管是在老家还是在京都,根本没人正眼瞧他好吧。

杜大人道:“小苏大人我听说你们今年秋播用的自己的新种子。”

苏平点头,“其实也不知道好不好,都是咱们本县的几位农业专业研究出来的,告诉百姓如何在一堆粮食中挑选好的种粮。这中间在扬花的时候还需要做点辅助,因为我当时太忙了,也没时间管这个……”

反正关于杂交什么的,是他提出来的。

不管成不成,试了才知道。

但是真正执行起来,他就没掺和了。

出歪点子他感觉自己还行,但真正办起实事来,他是一样拿不出手,俗话说的纸上谈兵。

所以,今年的种粮一半种了普通粮,另一半种了他们自己培育的种子。

就看明年的收成如何了。

苏平笑道:“若是可行,明年我们会再向翰林院提交一份资料,到时候朝廷若是不允,我也把法子告诉大家,或者大家从我这儿带种粮也是可以的。”

杜大人道:“那咱们就拭目以待。”

李大人道:“去年秋粮没赶上,今年的夏粮和和秋粮都是按照小苏大人你们的书上写的一步步做的,夏粮的收成比去年提高了二成,关键还是水车的运行让浇水更加方便了,再者肥料也非常管用。”

你人一句一句的,把苏平说得都有些不好意思。

除了说这些好话之外,大家也都特别羡慕苏平,想从他那儿取取经,看看有什么也可以让他们自己的经济上去的。

不过,话说到一声,胡通判喊了一声,众人才被他吸引了起来。

“瞧见没,小苏大人年纪比你大不了多少,但是办得事一桩桩一件件,可都是受到朝廷褒奖的,以后多学着点。”

说着在小儿子身上拍了两下。

胡二被拍得嘴角一撇,差点哭出来。

苏平看着明显软面团一样的孩子,心说,胡通判这真是占他便宜没够了啊。

你家孩子顶多十岁,怎么就跟他差不了几岁了?

“以后,你要多与小苏亲近亲近,他可不止文治成,武功更是不比你爹差……”

苏平窘了,赶忙道:“胡大人,我给您带了好东西。”

除了胡通判喜欢吃的杜师傅做的几样小零嘴之外,还有两只鹅,一头羊,全是他们养殖场里养出来的。

从去年史员外帮忙养到目前也有一年多了,鸡、鸭、鹅已经有一批成形了。

像猪、羊,也差不多了。

所以,这几日养殖场那边已经开始杀猪过年了。

百姓凭着稭杆啊,草料的小票记录,去领肉。

猪肉平均每人能分到一斤,鸡、鸭、鹅养到一年的不是很多,是以每家每户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分别带走一只。

若是送的稭杆和草料多的,还可以多领几斤肉。

总体来说,今年过年整个黄杨县充满了欢乐的氛围,这也就使得苏平这边提出任何新的政策,大家都大力支持。

在学堂读书的孩子,每人还分了一盒小点心,十个咸鸡蛋。

更让家长欢欣鼓舞了。

这些都是公示里公告过的,除了黄杨县的百姓之外,整个府城,甚至临近的郡城,也都能得到消息。

在胡通判让人把苏平给他的礼物送回去之后。

又折回来和大家一起聊了起来。

这其中还包括许同知、孙知府,甚至三家的闺女都在这里,孙知府把自家的两个孙子也给带了过来,不管孩子听不听得懂。

听大家讨论这些话题,总会长点见识的。

也为将来打下基础。

孙知府道:“小苏还真有件喜事得跟你说下。”

孙知府今日早上才收到邸报,圣上亲自下的旨,黄杨县的苏平再度被表扬了,今年已经第四次了。

说实话像这种小县令能在圣上面前挂上号的还真不多。

苏平前几次被表扬,均是因为他带着全县人民做水车、农具,给百姓创收,让百姓生活更好。

如今也一年多了,初见成效。

据黄杨县的数据看出来,苏平他们黄杨县今年在整个府城内,甚至整个省内都是数一数二的,从垫底到进前三只用了一年多时间。

圣上就再度表扬了苏平……

孙知府这儿也受到了表彰,因为黄杨县的经济繁荣,连带着他们附近的几个县也受到了一些影响,尤其是秋收这块,显眼比往年产量都高了不少。

是以,整个安乐郡也将名次提高了不少。

再者今年九月份,黄杨县举行的技能大赛,不止轰动了整个郡,周边也都传得沸沸扬扬,京都那边也得了到消息。

甚至苏平提出让女孩读书,女孩工作的事情,被宫里的娘娘们知道了。

进行了一次激烈的讨论,据说皇后也打算效仿,办个什么妇幼堂。

所以,这次除了圣上赏赐东西之外,皇后那边也有一些赏赐,大概年后就会到。

孙知府笑道:“可真得恭喜苏大了,这一年之内被圣上嘉奖过多次的你还是头一份呢,如今又在皇后那边挂上名号了……”

多余的话孙知府没说,大家懂得都懂。

孙知府带头恭贺,余下的众人也纷纷道喜。

就连孙知府家的两个小孙子也跟着他奶声奶气地贺喜。

一时间苏平只能点着脑袋一个个的回礼。

刚准备落座,就听不远处的许三道:“这么说咱们也是有机会去京都考皇后娘娘的妇幼堂的?”

许三说完目光炯炯地望向苏平道:“我听说苏大人的妇幼办找的都是能说会道,在本县有些名望的太太,像咱们这种未成过亲的,若是去了,只能从最底层的小吏开始,也不知道这皇后娘娘的妇幼堂是个什么样儿?”

“又有什么样的章程……”

这话众人没法回答。

许同知沉声道:“你别成日的想东想西,那嫁妆可是绣完了?”

许三:“……”

许家父女这么一打岔,众人便掀过了这个话题。

孙知府和众人与苏平聊天的时候,孙夫人后来也来了。

待众人走后,孙夫人忍不住道:“老爷,您说咱们安乐郡要不要创办一个妇幼堂什么的,毕竟连皇后都在京都办了。”

孙知府道:“自然也可以办,可你办了做什么?”

黄杨县的妇幼办可与皇后的妇幼堂完全不同。

孙知府甚至都能想到,用不了多久,京都贵妇圈里就要乱了,因为这个堂主一职,你不服我,我不服你。

京都那是什么地方,一众女人,哪个不是出身高贵非常。

且京都那些妇人平日里都做什么?

没事赏花吟月,谈论着胭脂水粉,衣裳首饰。

她们办着妇幼堂主要的性质是做什么?

但苏平这个妇幼办就不一样了,因为他们有泥塑场,请的可全是女工,他们的学堂里面厨娘也是女工。

就连那个什么养老院里头打洒的、做饭的也是女工。

年纪大的孤寡老太太由女工照顾,独身老头由男工照顾,他们的妇幼院为的是替这些女工出头。

自然每日有许多事情做,可京都那些贵妇人为谁出头?

她们能够为那些受了欺负的丫头、婆子做主吗?

腌脏事多的事,她们做得了几个主?

孙知府撇撇嘴,不置可否道:“你别想着这些乱七八糟的事了,你若真办起来,你还真去管别人家里丈夫打婆娘的事?”

“还是说去管人家把女人嫁给自己不喜欢的人的事?”

孙太太被他堵得哑口无言,略一思索,还真不假,他们能管的也就这么些?

可这年头许多思想根深蒂固,指不定你前脚走,后脚那女人又被拳脚相加了……

黄杨县那边却不一样。

因为他们是靠着苏平吃饭的,而且人家的场里头有规定,影响你赚钱。

孙知府道:“有些东西,是不可复制的,自打圣上在朝堂上几次三番的将黄杨县做为典型,便有不少动了心思想向他这样,可最后有几个成功的?”

倒是他们安乐郡,因为苏平这些买卖,许多人受了益。

如今往苏平那儿送木材的,也不止沈知同了,安乐府也有几家,甚至整个西岩省也有不少家,只要有好点的木料,都往那边送。

如今苏平又做起了石塑、铜塑、大型木雕的买卖。

这工匠更是如潮水般往黄杨县涌进。

连唐陌都与他合作了,孙知府觉得,想要成为第二个黄杨县,那是不可能的。

有些做得好的能赚点名声和钱财,大部分人也就是东施效颦。

“你就歇了这份心思吧,若是想去瞧瞧,让知宁陪着你去,真正见识了黄杨县的热闹,你才不会有那些不该有的心思。”

孙夫人就一句话,被孙知府突突了上百句。

气得直瞪眼,擡脚踹了他一下。

而后饭也不吃了,转身回了屋。

最新小说: 我抢了老哥的相亲对象(竞技) 仙尊今日又在倒霉 不畏GL[电竞] 重生八零当寡妇,虐渣致富两不误 蒸汽时代血族日常 穿成漫画读者白月光[西幻] 男主的食用指南 王爷,暗卫知错了,主动求罚 玄门天师硬饭软吃 父债子偿