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24-126
汪道成带来的消息比杨大人要准备一些。
圣上已经没了,就在七月底的时候,三皇子和六皇子也正式斗了起来,离的近得几个省现在也开始站队。
总之,京都那边一个字乱。
苏平张口结舌,好一会才道:“可,可唐陌,唐陌他一点……”
“别唐陌了,唐家一直都是圣上的人,三皇子和六皇子早就架空了唐家,圣上出事的第一时间就将唐家给围了。”
在对付唐家这一事上,双方是实打实的意见一致。
如今中立的,不能被拉拢的都与唐家一样。
京中现在想保命的,都开始押宝了。
只不过是早死和晚死的区别。
汪道成能收到信,是因为他曾经教过南王,南王是圣上的亲兄弟,太后的亲儿子,不管是哪位皇子,想要顺利登基,都得把自己这位小叔叔前期给供起来。
也正因为汪道成与南王关系好,才能顺利出京。
苏平惊:“他怎么知道您在这儿?”
汪道成白了他一眼,“我出京的时候,京都都被三皇子和六皇子暗地里把持了,你说我是怎么出来的?”
普通人可能会出城,可汪道成这样的身份。
别说出城了,与唐家一样早被人盯上了,就他这一路也难逃被人盯上的命运。
还好南王算是个有良心的,知道自家老师是个什么样的人,差人一路护送他至此。
苏平默然。
汪道成道:“京都乱起来,我想着咱们邻近的章国和西桐肯定得有所行动。”
苏平苦笑道:“章国已经行动了。”
索性将罗大虎一事给说了出来,灌了口茶道:“今日咱们分别之后,我就出城办这事去了。”
汪道成眯着眼上上下下打量着苏平。
他只知道这位弟子心思与常人不同,如今看来身手和胆量也比常人要高上许多。
“把你的袖箭给老夫瞧瞧。”
苏平索性从抽屉里拿了一幅新的给他,笑道:“还真别说,今日头一次用他打人,快准狠非常好用,我让工匠多打一些,给你们每人配上一个,遇上危险咱们怎么也能搏一搏。”
“就算是搏不成功,也能拉一两个垫背的。”
“呸!”
汪道成伸手在他的头上呼了一下,“你这小王八蛋说话是一点都不注意,就不能盼着点老夫好?”
“老夫一把年纪了,还搏个屁呀,否则老夫就留在京都了,怎么可能出来逃命。”
说话间苏平已将袖箭给他套上了,并且示范了射了一箭。
汪道成年纪大了,手指没他灵活,虽然慢了一丢丢,但也成功射了出去,准头也相当可以,看着扎进窗框上不太好拔出来的小箭,汪道成道:“这东西谁想的?”
“我!”
不过他又接着道:“其实这些东西,都有先例的,不过没我这个这么精妙。”
他可是根据武侠小说里面的,修改来修改去才搞出来的。
啦啦啦~
汪道成是爱不释手,喜滋滋地往外走,要给他家老太婆瞧瞧,出了门之后,又想起重要的事情没交待。
回头望着苏平道:“无论如何,咱们得先防住章国和西桐。”
苏平道:“多谢老师,学生记住了,若是哪天真打过来了,还需要老师出来坐镇,到时候老师可别推脱才行。”
汪道成翻了个白眼。
他就是瞧不上三皇子和六皇子,若换个他喜欢的铁定不能就这么走了。
不过想想圣上那几个糟心的儿子,他就抛弃了个念头。
苏平见外头全黑了,便道:“老师,学生送您回去吧。”
汪道成道:“行,算你小子有点眼力见。”
苏平送他出去的时候,刚好瞧见工人陆陆续续的在领月饼。
汪道成道:“这是做什么?”
“发中秋福利呢!”
苏平怕他不理解,解释道:“咱们这边各种节日都会给工作准备一些小福利,像中秋节会有中秋月饼,过年的时候,会有几样小点心,每人可以凭票领几斤肉,端午会有粽子,元宵节会送汤圆之类的。”
主打的就是独乐乐不如众乐乐。
这些东西,因为发的时候用量比较多,会请女工帮忙一起做。
这些都昨日大家一起忙活的结果,今日晚饭后给工人们带回去,各种口味都有,喜欢什么可以自己选。
汪道成也凑过去瞧了几眼。
孙太太瞧见他,笑哈哈地递给他一包混合口味的月饼,“汪先生中秋快乐。”
汪道成喜道:“老夫也有份?”
“见者有份,见者有份!”
汪道成也跟大家道了声中秋快乐,而后提着月饼喜滋滋地跟苏平往回走。
去年开始建房屋的时候,就连街道一并铺了,以前还算可以的街道也在这段时间进行了重新整改。
在墙上装了马灯,只要天一黑就有巡城的差役将灯给点亮了。
第二日点灯之前,会查看油够不够,不够再添点,整个街并非黑漆漆的一片,反而有种昏黄的美感。
汪道成昨日来的,并未出门,这会儿瞧着每隔一段距离就有一盏油灯。
啧啧出声,“这也是你的主意?你可真是奢侈啊。”
苏平道:“有钱了,就用在基建上,让大家的生活更好更方便不是更好,总比那些把钱都捞进自己包里,百姓苦哈哈的吃不饱穿不暖的好。”
汪道成噗他,“歪理倒是一堆堆的。”
不过瞧着这样的环境,他突然有种想长期住下来的打算。
将汪道成送了回去,苏平又折回了县衙。
黄大个成亲之后,县衙的这个小院就只剩下他一人了。
张典吏好几次问他要不要找个小厮跑跑腿什么的,苏平都给拒绝了。
这会儿洗漱好,躺在床上看完书,又下床倒了杯水,然后又吹了灯,好家伙一来走了好几个来回。
可算是重新躺到了床上。
苏平默默望天。
人果然都是惯出来的,上辈子什么事情都自己来,也不觉得有什么,这辈子一直有黄大个陪着,到了现在真正一个人了,他才感觉,嗯其实还是两个人好点儿。
不管京都如何乱。
只要没有明确的邸报,苏平这边的日子该怎么过还是怎么过。
百姓更是不明所以,一个个乐哈哈、喜气洋洋地过着中秋节,啃着月饼。
妇幼办已经开始准备九月初的第二届技能大赛了。
苏平一大早就接到唐陌的消息,他带着罗大虎上山去了,如果有可能就把山上的家眷给接下来。
到时候,还得让苏平给安排一个地方。
唐陌仔细问过罗大虎那边的人之后,才知道能聚在一起的,都是与罗大虎差不离的情况,因为反抗不了贪官污吏,才不得已走上了那一条道。
那些真正无恶不作,天生坏种的,他们山寨里真没有。
唐陌是起了招安之心。
再加上这事过去了十来年,中间又经历了几次大赦天下。
如今又是用人之际,唐陌这话没直接跟他说,而是给他写了一封信,总之,罗大虎这一群人他想留下来。
至于他们那些家眷,还得让苏平想办法给安置下来。
苏平这边安置人都有一套流程。
先在西城门外的安置屋里住上一个来月,待身份确认之后才进城,但在接下来的半年里,还需要每日到妇幼办报道,确定无不良记录才会征求对方的意见,给安排一项工作。
如果不想去各个场工作,那就自谋生路。
要是想加入本县户籍再继续努力一年。
比起刚开始投奔过来的那几批人,后头的条件是一次比一次严刻了。
自然你本身就有手艺、才艺的另当别论。
算是人才引进。
苏平打算找张典吏和孙主簿商量这件事时,突然想起今日大家都回去过节了,他再找上门着实不好。
于是,只得转身去了家里,看看文氏今日准备了什么好吃的。
文氏领着两个儿媳妇一起准备吃食,把孙知宁和胡娟也给喊了过来。
苏平见两人帮忙切水果,一拍脑门道:“太不好意思了,忘了让你们回家过节了。”
胡娟无所谓道:“我娘上次回去时与我说了,若没什么事别在路上乱窜。”
大家都是有小道消息的人,不管天高皇帝远不远,只要京都一日不定,天下肯定一日不安全的。
孙夫人也是这样交待孙知宁的。
两个小姑娘也看得很开,一个月两封信与家里汇报着,倒没什么着急的。
苏平点头,“对,平安才是最好的。”
“对了,我能帮什么忙吗?”
文氏嫌弃地挥挥手,“你没瞧见这里全是女眷吗?”
苏平瞧见了,所以才想来帮忙,见他还往里走,文氏只得把这个没眼力的大儿子给推了出来,咬牙道:“你想帮孙姑娘干活,想与她多待一会儿娘明白,可里头三个都是你弟媳妇,你一个大伯哥愣是往里挤干什么?”
“啊?”
后半句他是顿悟了,可前半句。
哪里瞧出——
算了,他娘爱怎么想就怎么想吧。
苏平被汪道成喊着去院里摘石榴。
他和苏明远一人怀里一个孩子,指着树上又大又红的石榴道:“能上去不?把那个弄下来,老夫瞧着它就很甜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