晗哥儿穿着毛茸茸的冬装,一袭红色立领小袄,袖口和领口都坠着软白的毛边。他戴上了昨日那顶兔皮帽子,整个人都被毛茸茸包裹着,瞧着就暖和。
听见林沛他们的动静,晗哥儿笑吟吟地扭头,脆声叫他们,“阿么,阿爹!”
林沛走近,掏出小方帕,帮着晗哥儿擦去嘴角的鸡蛋羹残渣,笑着摸摸他的脑袋,夸道:“晗哥儿真乖。”
晗哥儿特别好养活,不哭不闹,更是半点不会挑食。每日早上乖乖起床,然后安静地坐在火堆旁烤火,等待着他的早饭。
任谁看了都要夸晗哥儿两句听话乖巧。
林沛他们洗漱过后,晗哥儿的鸡蛋羹也吃好了,一家人收拾妥当,齐刷刷进了城。
关山村离县城并不远,他们今日走着去,活动一番,身上也能暖和些。
晗哥儿背着一个靛青色的斜挎包,林沛特意给他缝制的,里面装了几颗糖,还给他放了两个铜板,逗他开心用的。
路程过半,魏舟扭头问晗哥儿,道:“晗哥儿饿不饿?”
晗哥儿摇头,“不饿。”
昨日他们就说好了,今日来城里吃早饭。但是魏舟怕晗哥儿路上肚子饿,早上蒸了鸡蛋羹给晗哥儿吃,想着先给他塞塞肚子。
但是他又怕蒸多了,晗哥儿吃饱后来城里吃不下东西,所以只蒸了一个蛋。现在怕晗哥儿饿了,好在晗哥儿不饿。
到了城里,一家人先把早饭解决了,李文轩无肉不欢,吃了羊杂粉。魏舟吃了肉饼,还吃了小半碗汤圆,林沛吃了豆浆油条。
这些摊铺都在一条街,一家人和老板打了声招呼,干脆端着碗坐在了一桌,吃过后把碗筷还回去就行。
他们坐在了豆浆摊铺前,每人要了一碗豆浆,林沛端着碗,笑道:“早听元哥儿说,这家的桂花豆浆格外的好喝,我来尝尝。”
温热的豆浆入口,浓郁的豆香味在口中散开,紧接着,悠悠的桂花清香又飘荡了出来,倒真是别有一番滋味。
林沛把切成段的油条放进了豆浆里,等到豆浆把油条泡软,等到油条吸满了豆浆的汁水,夹起油条,一口吃下去。
咸香味儿伴着清甜,一嚼,油条里的豆浆便悉数被压榨了出来,尽情地在舌尖释放魅力。
好吃,林沛一连吃了好几口过瘾。
李文轩不爱吃泡软的油条,他夹起一筷子干脆的油条,塞进嘴里,把油条嚼得嘎嘣脆。外皮酥脆,内里轻微有些绵软,还是这原滋原味的好吃。
晗哥儿坐在林沛怀里,吃了两颗汤圆、两块油条,又吃了两小口粉,现在,已经吃得小肚子圆滚滚的。
他捧着小碗,浅浅地啜饮着里面的桂花豆浆,喝得摇头晃耳的,活像个手舞足蹈的小兔子。
林沛摸摸他的脑袋,他就会擡头冲着林沛甜笑,还要乖巧地唤上一声“阿么”。
吃过了早饭,一家人悠哉悠哉地闲逛了起来。
先去看了杂耍,去得很巧,刚好有人在表演喷火,晗哥儿看着拍手叫绝,眼睛都望成了铜铃,目不转睛地看着杂耍班子的人喷火。
徒脚爬刀山、胸口碎大石等等,这些表演很是新奇,晗哥儿和魏舟都没怎么见过,因此,一家人在杂耍班子这里逗留了许久。待看过瘾了这才离开。
新春集会,各式各样的摊贩都有,他们还遇着了用丹青绘制全家福的。
林沛眼尖,他先看见的,第一眼他就动了心思,他扯了扯李文轩的衣袖,凑到李文轩耳边说道:“轩哥,咱们也画一副画吧。”
李文轩自然抱着晗哥儿跟上了林沛的步伐。他们在寒风中呆坐了好半晌,不过,一家人都开怀着呢,他们有了全家福了。
回家后,李文轩抱着画卷,满屋子的转悠。
林沛不解:“轩哥,你这是做什么?”
李文轩笑吟吟回他:“我要把这幅画挂起来。”
林沛指着堂屋的侧墙,说道:“你不如就挂这儿。”
李文轩直点头,“这位置好,谁来都能看到,叫旁人一来就能看到咱家的画卷,羡慕死他们。”
林沛扬起了嘴角,他帮着李文轩把画卷挂在了侧墙上。挂好后,一家人站在画卷前端详。
“哇!”
晗哥儿站在画卷前,费力地踮起脚,用力扬起头看画卷。可是他个头矮,踮起脚也看不全,索性,他蹦跶了起来。
一蹦一跳的,还不满地哼唧着,这模样,有些滑稽。
李文轩一把抓起他,把晗哥儿抱在了怀里,让晗哥儿能够清楚地看到画卷上的每一个人。
他和林沛肩膀挨着肩膀,魏舟也笑吟吟的站在他们身旁,一家人心满意足地看着这画卷。
画卷里,魏舟坐在前方,他抱着毛茸茸的晗哥儿,晗哥儿笑得漾出了小梨涡。李文轩和林沛一左一右地站在魏舟身后,李文轩呲着大白牙,可是仔细一看,能发现他笑得有些不自然。
作为枕边人,林沛自然发现了,他捂嘴偷笑,肩膀碰了碰李文轩,乐呵道:“轩哥,你看看,你笑得好傻啊。”
李文轩歪头看向林沛,只见林沛眉眼弯弯地望着前方,和画里一模一样。
李文轩柔声说:“你笑得好看。”
他说罢,低头捏捏晗哥儿的小脸,“咱家晗哥儿也笑得好看。”
晗哥儿歪着脑袋蹭了蹭李文轩,抿着嘴笑了。
小小一幅画,把他珍视的人都给框进去了,李文轩盯着画卷,胸腔里被暖意充满,他缓缓地扬起了嘴角。
幸福的喜气从画里溢了出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