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二天清晨,柳杏儿悠悠转醒,却发现身旁空无一人。她挠挠头,昨晚的事竟忘得一干二净。哼,男人!陈虎的那些套路,柳杏儿算是领教了。不过,陈虎的话也让她动了心思,去京城开开眼界,可这一去不知何时才能回来,得好好准备一番。她能依靠的,唯有姥姥家了。拿定主意后,柳杏儿雷厉风行,叫来柳三财等人安排好作坊和铺子的事,便收拾包袱上了马车,直奔武安县姥姥家。而当晚陈虎满心欢喜回家,只看到空房冷床和一张纸条,得知媳妇跑了,他忍不住锤墙,悔不当初自己嘴贱。
男人崔知义活得可谓艰难。他派人守在武安县,就盼着柳杏儿的消息,想与媳妇亲近都难如登天。柳杏儿一走,崔知义回县衙忙着安置事宜,毕竟知府大人和王爷都等着看章程。与此同时,府衙里知府与杨公公也在密谋。杨公公一番话让知府明白,反正要搬迁,多搬几个村子也无妨。杨公公还想分一杯羹,知府心动不已。可剑南王那边成了难题,知府绞尽脑汁,提出在非剑南王封地搞安置,或是抓盗匪腾空房舍。
郭知府自觉鸿运当头。本还为没搭上太后的线而懊恼,转眼间竟与传旨天使交好,要知道这传重要圣旨的太监可是皇帝亲信,搞好关系,仕途岂不是一片光明?在郭知府眼中,官场本就是互相勾结之地,哪有不贪的官,不过是多少之分罢了。百姓在他看来连韭菜都不如,就是任人收割的杂草。不同意搬迁?那就全村男人都去给剑南王修行宫服劳役。虽说怕巡查御史,但郭知府坚信,上有政策,下有对策,总能糊弄过去,他的“如意算盘”究竟能否得逞?
朝堂风云暗涌,郭知府在杨公公面前的一番表现,让杨公公极为满意,直言对其办事放心,还暗示郭知府做自己朝堂上的耳目,郭知府激动得当即大礼参拜,幻想着靠镇远侯府和杨公公平步青云。另一边,京城之中,镇远侯回京许久,却因桃花观大案、皇帝诸多事务耽搁,一直未能面圣。直到皇帝稍闲,镇远侯才得以进入御书房。他呈上总结诸多证据的奏折,皇帝看完怒拍桌子,大骂那些江湖门派无法无天,竟敢收钱杀害朝廷命官。
朝堂之上,皇帝龙颜大悦,对着镇远侯赞道:“爱卿灭他们灭得好!”天刀门众人已被关押在京郊大营监狱,证据存于镇远侯府,账本中更牵扯诸多官员买凶杀人之事。镇远侯在奏章里巧妙夹带私货,将郭知府的恶行一一揭露。皇帝听闻,怒批郭氏胆肥,责令将案子移交大理寺。随后,皇帝要重赏镇远侯,镇远侯大喜,竟声泪俱下道出一段隐秘——自己失落在外的亲儿子终被找回,而孙子姜福川聪慧过人。此刻,他恳请皇帝下旨让孙儿认祖归宗、赐名。
想让皇帝赐名,镇远侯满心笃定,觉得只要圣旨一下,姜家人绝不敢抗旨,这荣耀之事谁能拒绝?可当他向皇帝提出愿望时,皇帝却先问起那孩子的情况,“武安县的姜福川?年七岁?养父姜水生?”镇远侯震惊于皇帝竟了解得如此清楚,忙不迭称是。然而,皇帝却眼神复杂地久久凝视着他,随后幽幽开口让他换个愿望,称这个愿望太大实现不了。这可把镇远侯弄懵了,满心疑惑,完全揣摩不透皇帝的意思,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