网络上,一段记录西伯利亚监狱修路奖励的视频引发热议。画面里,囚犯们挥舞铁锹的身影与热腾腾的鸡腿交替出现,配文“用劳动换尊严,在西伯利亚也不例外”。评论区瞬间沸腾:
“这才是改造的意义!让罪犯知道付出才有回报!”
“岛国那些右翼看了该气疯吧?以前作威作福,现在靠挖土豆换火腿!”
“建议全球推广!比关在小黑屋有效多了!”
更有细心的网友发现,视频背景中出现了星宁集团的工程标识。“果然是沈总的手笔!”热评第一写道,“从东南亚反诈到中东引资,再到改造监狱,三十六计被她玩出花了!”随着舆论发酵,俄国政府主动联系星宁集团,希望扩大合作——不仅要修建更多公路,还要在沿线设立职业培训基地,让刑满释放的囚犯能掌握生存技能。
深夜,松本躺在大通铺上,听着此起彼伏的呼噜声,悄悄摸出藏在枕头下的日记本。他用铅笔写下:“今日修路进度超额20%,离砖房宿舍又近了一步。或许真如那些狱警所说,劳动能洗净罪孽……”窗外,西伯利亚的寒风呼啸而过,远处工地上的探照灯刺破黑暗,照亮蜿蜒向远方的公路——那是无数囚犯用汗水浇筑的,通往救赎的道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