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经典的是 \"酿酒案\"。当时天旱禁酒,官吏查到有人家有酿酒工具,想一并处罚。简雍陪刘备散步,看见一男一女走路,突然指着说:\"他们想通奸,快抓!\" 刘备懵了:\"你咋知道?\" 简雍说:\"他们有 ' 工具 ' 啊,跟有酿酒工具的人一样!\" 刘备大笑,当场赦免了那些人 —— 这冷笑话,也就他敢在老板面前讲。
刘备围成都时,简雍主动请命劝降。刘璋跟他是老相识,见面就叹气:\"宪和啊,你跟着刘备吃香喝辣,我却要亡国。\" 简雍拍着刘璋肩膀:\"哥哥,你看看城外,我家主公的军队连蚂蚁都杀,唯独不杀百姓。你投降,保你富贵;不投降,满城皆为齑粉。\"
刘璋犹豫时,简雍直接拉着他的手出门:\"走,跟我见玄德去,他要是敢动你一根汗毛,我简雍当场自刎!\" 结果两人同车出城,刘璋投降,成都百姓免遭涂炭。事后刘备封他为昭德将军,他却天天躲在府里逗鸟,成了蜀汉最佛系的大臣。
伊籍早年跟着刘表,却早就瞧出这哥们儿成不了大事,暗中给刘备递消息。刘表死后,他第一时间带着户籍册投奔刘备,诸葛亮拍他肩膀:\"机伯来,如得一智囊啊!\"
出使东吴时,孙权想给蜀汉下马威,见伊籍就问:\"劳事无道之君乎?\" 意思是你侍奉刘备这个无道之君很辛苦吧?伊籍立刻拜倒:\"一拜一起,未足为劳。\" 潜台词:我刚拜你,也算侍奉 \"无道之君\" 了?孙权当场愣住,半天才憋出句:\"先生辩才,孤不及也。\"
回到蜀汉,伊籍跟诸葛亮、法正等人制定《蜀科》,专门负责咬文嚼字。某次讨论刑罚,有人说 \"乱世用重典\",伊籍却摇头:\"昔高祖约法三章,秦民大悦。今我蜀地初定,当宽猛相济。\" 诸葛亮采纳其言,蜀科才没变成严刑峻法。
最逗的是他教刘禅读书,刘禅偷懒,他就讲自己出使东吴的故事:\"陛下可知,当时孙权的脸比锅底还黑?\" 逗得刘禅哈哈大笑,不知不觉就记住了典籍 —— 这教学方法,比死板的太傅强多了。
广汉绵竹的秦宓,从小就有 \"三不\" 原则:不赴州郡召,不拜权贵,不读杂书。州牧刘焉派人请他,他写封信推荐别人:\"昔许由洗耳,巢父饮牛,宓愿效之。\" 气得使者摔信就走:\"不识抬举!\"
但他可不是真隐士。看见王商为严君平立祠,他立刻写信:\"严君平着《指归》,当立祠;李仲元无佳作,立祠何用?\" 王商气得回信:\"你咋不去写《指归》续篇?\" 秦宓真就动笔,写得比严君平还深奥,看得蜀中士子直挠头。
刘备称帝要东征,秦宓抬着棺材进谏:\"天时不当,伐吴必败!\" 刘备大怒,把他下狱,多亏诸葛亮求情才保住命。诸葛亮当益州牧,亲自上门请他出山,他却躺在床上翻白眼:\"丞相若用我,得答应我三事:一不参政务,二不陪宴席,三不写谀文。\" 诸葛亮苦笑:\"依你依你,只要你当别驾。\"
吴使张温来聘,想考考蜀中学问,问秦宓:\"天有头乎?\" 答:\"有,在西方,《诗》云 ' 乃眷西顾 '。\" 问:\"天有耳乎?\" 答:\"天处高而听卑,《诗》云 ' 鹤鸣于九皋,声闻于天 '。\" 问:\"天有姓乎?\" 答:\"姓刘,天子姓刘,天必姓刘。\" 张温彻底服了,回去跟孙权说:\"蜀有秦宓,辩才无敌。\"
秦宓最牛的,是敢怼《战国策》。李权向他借这本书,他甩脸子:\"战国纵横家,杀人自生,亡人自存,经之所疾!\" 李权反驳:\"孔子也聚众书成《春秋》。\" 秦宓冷笑:\"孔子删诗书,定礼乐,岂效仪秦之术?\" 说得李权哑口无言。
他还反对 \"五帝同宗\" 之说,在《春秋然否论》里论证:\"黄帝姓姬,炎帝姓姜,焉能同宗?\" 谯周等人上门请教,他直接开讲三天三夜,末了说:\"记好了,别被俗说误了!\"
许靖临终前,拉着诸葛亮的手说:\"亮啊,蜀地士子,全靠你了。\" 诸葛亮含泪点头,后来创建蜀汉太学,亲自授课,也算完成老许的遗愿;麋竺死后,刘备穿素服吊唁,哭得比亲弟弟还伤心,蜀汉的富豪从此再无如此豪横的投资人;秦宓去世时,诸葛亮正在北伐,专门派人送祭文,称他为 \"蜀学之宗\"。
这些文官,有的靠声望,有的靠财富,有的靠辩才,有的靠急智,在乱世中各显神通。他们不像武将那样威风八面,却用智慧和谋略,为蜀汉撑起了半壁江山。许靖的 \"夸人\" 是乱世中的粘合剂,麋竺的 \"豪横\" 是创业初期的强心剂,简雍的 \"幽默\" 是君臣间的润滑剂,秦宓的 \"杠精\" 是学术上的定海神针。
他们的故事告诉我们:在历史的舞台上,从来不是只有刀光剑影,还有笔走龙蛇;不是只有冲锋陷阵,还有纵横捭阖。蜀汉文官天团用亲身经历证明:哪怕手无缚鸡之力,只要有脑子、有胆识、有情怀,照样能在乱世中砸出一片天地,让后人记住他们的名字 —— 许靖、麋竺、孙乾、简雍、伊籍、秦宓,这些在史书中不算耀眼的名字,却共同编织了蜀汉的文官网络,让那个时代不仅有金戈铁马,还有诗礼弦歌。
千年后,当我们翻开《三国志》,除了记住关张赵的勇猛,也该记住这些在幕后运筹帷幄的文官 —— 他们是蜀汉的智囊,是乱世的清流,是用智慧改写历史的逆袭者。他们的故事,值得被永远传颂,因为真正的历史,从来都是由无数个 \"许靖麋竺 \" 共同书写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