笔下文学网 > 都市 > 凭阑记 > 第二十五回(下)

第二十五回(下)(1 / 2)

第二十五回(下)

【处深心孟起纵谈】

窦宪先到各厅席面上照应了一回,走到后院花厅来。

这花厅是窦家自家人聚宴之地。因周坚白、周通序都没来,却多了孟起和蒋铭几个,便叫厚利等人别处吃去了。

窦宪来到,见他父母,姊妹,并李孟起、蒋铭一众人等都已在座了。最上面是窦从义夫妇一席,左右依次是孟起和韩世峻一席,蒋铭和陆青一席,云贞和灵儿一席,允中这里留个空,与窦宪坐一席。

厅当中一架大方炉子笼着火炭,屋里气暖如春。诸人皆已熟络,席间说起路上各样故事,天南地北,你言我语,十分热闹。酒至半酣,窦宪打发小厮去前边,叫戏班人过来。不一时来了两男两女:一个奏月琴,一个弹弦子,另有两个唱的。

窦从义请李孟起点唱。孟起笑应道:“晚辈岂敢僭越,还是庄主和夫人请先!”

于是周敏点了两个曲子,却都不会唱。一个年纪大些的男优告罪道:“大娘子恕罪,俺们四个是唱书的搭伙儿,专门说话本的,会唱的曲儿却不多。”窦宪道:“那把话目揭帖拿来看看。”偏又落在前厅了。窦宪笑骂道:“你们干什么吃的?这也能落下!赶明做了官,把印也随手丢了。”

那人见窦宪戏谑,大着胆陪笑说:“小的真若做了官儿,就有多少管家相公跟着,万不能丢了印的。”窦宪点头笑:“你说的也是。”打发小厮跟着去取。周敏道:“何必又去取?既是说话本儿,紧着他们拿手的说两出,我们听听,也就罢了”。

四人应喏了,弹的弹唱的唱,说了一出叫做“苏季子衣锦荣归”。众人听了一回,都觉没什么意思,只有陆青不知这个故事,听的津津有味。

窦灵儿看他欢喜,笑问道:“陆大哥还要听什么,叫他们唱来听!”陆青挠挠头,不好意思道:“我对这些不知道多少,点不出,还是请韩师父和李大哥他们点吧。”

韩世峻向那班人道:“这些老掉牙的故事,也难为你们,长年累月的,不知絮烦。有功夫怎不编排些时新故事,讲来听听,还有些意思。”

年长的优人陪笑道:“大爷教诲的是,刚巧俺们才学了一个,叫做‘降表世家’,就是还没练熟,怕出丑,所以没敢说。”

孟起诧异道:“这个名倒新鲜有趣,是本朝的故事么?不知是什么掌故。”

那人答道:“小的们也不大知道,是个秀才相公给编的本子。说的是太|祖皇帝纳降后蜀的事,也算是本朝的故事了。”

蒋铭在旁问道:“可是说的后蜀丞相李昊的事?”那人应道:“是。”

窦宪向从义道:“既是太|祖朝的事儿,爹爹一定知道的。”窦从义笑了:“凭什么我就该知道?这个事我还真不知道,问你师父知道不。”

都看韩世峻。世峻向蒋铭道:“就是那个出了名的‘世修降表李家’吧?”蒋铭:“是他。”窦从义道:“你俩既知道,就给我们大伙儿讲讲罢。”韩世峻道:“那就烦请蒋公子给说说。”

蒋铭因说道:“据说当年太|祖皇帝纳降后蜀,是李昊给孟昶写的降表,这个李昊,其来有自,三十年前就在前蜀做官,前蜀王衍投降的时候,也是他主降,是他写的降表。所以蜀人讥诮他,纳降孟昶那晚,有人趁黑看不见,在他家大门上写了这么几个字:‘世修降表李家’。”

众人闻听都笑了。陆青骂道:“像这软骨头东西,活该给他编个话本,留一个千古骂名!”独允中叹了口气。窦宪在他身边坐的,问:“允中兄弟为什么叹气?”

允中勉强笑了笑,说:“我想,他写降表,或者也是不得已。”

窦宪笑道:“怎么不得已?这修降表又不是耍手艺,修一次也就罢了,接二连三的,还能是人逼着他?我看他是乐不得,修出瘾头来了!”

众人都笑,灵儿在旁忽道:“我倒觉得允中哥哥说的对,皇帝要投降,他一个做臣子的,不写又能怎样呢!”

窦宪道:“你两个倒是会为他想。我看这个李昊是骨头软,你们两个,是心太软!”众人也有点头,也有笑的。窦从义吩咐:“既是这样,胡乱说来听听,看怎样。”

四个优人于是说唱了一场,果然是新鲜唱词,把个李昊扮丑,演得活灵活现,大伙儿都觉有趣。

窦从义听的高兴,笑道:“还有什么新鲜话?一并说来听听!”优人道:“时新的本子就这一个,现下还排着一个叫‘霓裳羽衣浴火记’,也是本朝的事,还没学成完本,小的们实在不敢献丑。”

窦宪道:“这瞎说白道的!霓裳羽衣是唐时故事,怎么说是本朝的!”那人道:“当真是的,少庄主不知,这个说的并不是唐玄宗杨太真的故事,却是南唐李后主的故事。”

窦宪道:“这就奇了,他跟这曲子什么相干?”优人一时语塞。周敏道:“想必说的南唐亡国的事,只用了这个名儿。这霓裳羽衣曲,原在兵乱中失传了。李后主与大周后追索,重订过这谱曲,传说十分可听,后来金陵城破,玉石俱焚,付之一炬。说起来,还真是可惜。”

众人都道:“原来如此”。蒋铭笑道:“故事是好,可这个名儿取得却不好,容易叫人想差了。”

窦宪笑说道:“可不是!本来以为说的是‘从此君王不早朝’,谁曾想,却是‘榻旁不容他人睡’!”大伙都笑了。

忽听李孟起冷笑了两声,说:“这些故事,虽然算是本朝的,却都是别人家的事,怎么不编几本赵官家自己的故事说说?依我看,不如就编一出‘金匮盟约’的话本,要是再加上‘烛光斧影’一节,就更精彩了!”他话音一落,别人先且不说,蒋铭心里暗暗吃了一惊。

孟起所说的金匮之盟,指的是赵匡胤做皇帝时,杜太后临终,赵家立下的一个盟约。老太后跟皇帝约好,这九五之尊的位子,由自家三个儿子挨班儿坐一遍。就是说,赵匡胤死后,皇位不传给儿子德昭,而是由二弟赵光义来坐,赵光义死后,再传给他的三弟赵光美,再后才轮到德昭。此盟约在赵光义,即太宗皇帝赵炅在位时公告于天下,所以尽人皆知。但‘烛光斧影’一节,却是赵匡胤死因疑案,知之甚少,但凡知道的,不免怀疑赵光义弑兄谋篡,得来的皇位不正。

最新小说: 入殓师[无限] [重生]太子殿下的掌中娇 [无限]只要钱到位 这位总裁,财神爷不想保佑你 被装O大佬欺骗的那些年 穿成寒门贵子 炮灰渣攻不干了[快穿] 八零:绝症封心,前夫逆子悔断肠 七零,开局缺衣少食,她靠空间宠全家 我在冲喜文里捞人